近日,新华网发布文章《泸州市纳溪区产城融合让全域旅游“旺”起来》,关注天府旅游名县——纳溪。
全文如下:
护国镇梅岭村春日采茶。新华网发(雷生 摄)
8月15日,2023年“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采访宣传活动在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实地了解该区如何以“五区同创”为抓手,打造集自然风景观光、文化体验、科教研学、休闲娱乐、康养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探索“旅游+”“+旅游”融合发展纳溪模式。
据了解,纳溪锚定“五区同创”(即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绿色旅游发展先行区、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天府旅游名县示范区)目标,不断提升文旅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持续擦亮名县招牌。
纳溪夜景。新华网发(周永叙 摄)
“大项目带大产业” 促进产城融合
纳溪以“百年护国名城·美美全域纳溪”为主题,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持续推动百年护国城、茶酒小镇、大旺竹海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持续补齐文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短板。其中,纳溪以推进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多空间有机融合,重点打造以护国文化为主题的文旅新城“百年护国城”,该项目成为纳溪区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的一个切片。
同时,坚定“大项目带大产业”发展思路,纳溪加快建设丹霞竹境、中国竹镇等竹景项目,坚持以“一核两翼多点”模式,组团式推进城市建设,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高标准建设特色文旅镇,举办“世界金牌酒庄庄主论坛”“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成立大会”等。
深度盘活旅游资源 村民吃上“旅游饭”
纳溪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开发,开展道路整改、厕所革命、休闲设施建设等环境整治升级措施,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一幅幅美丽乡村图景在全域铺开。
据悉,纳溪不仅深度盘活旅游资源,更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旅游发展的红利。尤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村民受益匪浅。
“平时每天有3-5桌客人,节假日和周末更多,房前屋后的竹笋野菜,自家饲养的土鸡土鸭,成本少,利润可观。”纳溪区白节镇竹海村农家乐老板张治国说,G546(纳溪至赤水)公路建成后,农家乐生意非常好。
“体验采茶、制茶的研学乐趣,品尝抹茶酥、抹茶饼干等系列特色茶食……”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党委书记朱春表示,到梅岭茶山主题公园来观光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通过土地入股、房屋入股的方式参与景区分红;依托景区建设管理、产业发展,实现“就近”创业就业,稳稳吃上“旅游饭”。
据介绍,下一步,纳溪将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文旅品牌建设,让全域旅游“旺”起来、文旅产业“强”起来、城乡面貌“靓”起来。
(来源:文旅泸州-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