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泸州市中药材产业协会古蔺赶黄草专业委员会选举暨成立大会在古蔺西区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泸州市决咨委医药卫生与健康产业委员会、泸州市中药材产业协会到会指导,副县长李小波出席会议。
会议第一阶段汇报了古蔺赶黄草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筹备情况,宣读了专委会章程及选举办法,选举出专委会监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表决出会长人选。会议第二阶段召开古蔺赶黄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泸州市中药材产业协会秘书长王显铭宣读了专委会成立相关批准文件,宣布选举结果,相关人员作了就职报告,会议还举行了授牌仪式,为会员颁发证书。
专委会新任会长李刚对大健康产业充满信心,更对全县赶黄草产业前景充满期待。他表示,泸州市以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酒城九味”道地中药材。古蔺赶黄草专委会的成立,是赶黄草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赶黄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也为行业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能集中力量促进赶黄草产业繁荣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医药健康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古蔺是“南翼”中药材种植重点区域,古蔺赶黄草专委会的成立,将为古蔺医药健康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标志着古蔺医药产业正在朝着标准化、集聚化、品牌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向新而生,向质图强。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古蔺在促进赶黄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事业,创成“赶黄草之乡”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壮大全县中药材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中药材品牌,实现提质增效,富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必将为古蔺赶黄草产业蓄势远航注入新的动能。
就在今年5月11日召开的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委、市政府锚定了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目标,吹响了新千亿产业发展的号角。在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体规划部署下,古蔺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建设赶黄草为核心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山地避暑为重点的生态康养旅居带和川黔结合部医疗健康中心“一核一带一中心”的总体思路,瞄准中药材标准化种养殖和精深加工、区域性生态康养优选地、区域性医疗中心3大产业化赛道,协同孵化中医药博览、药膳食疗、农文旅体验、康养度假、养生保健等N 项“中医药+”新业态、新场景,形成“1+3+N”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
素有“乌蒙药库”美誉的古蔺县,拥有中药资源167科977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2.6万亩,其中,赶黄草占了2万亩。赶黄草在蔺种植和药用经验渊源悠久,独具优势。不仅曾作为古蔺地区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中草药,还被“古蔺县六·二六医疗队”筛选出作为制剂,用于退黄降酶,其衍生药品“肝酶宁系列产品”于 1988年获得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古蔺不断提升以赶黄草为主的中药材精深加工能力,积极开发功能性食品、新资源食品、保健饮品等产品,直到2022年,国家卫健委批准拓宽赶黄草食用范围至饮料,显示了全县道地中药材规模化建设、基地标准化生产成效初显。
立足古蔺生态优势、资源禀赋,古蔺力争到2027年,实现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稳定在15万亩,建成赶黄草标准化园区2个,创建中药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打造乌蒙山区道地中药材生态种植现代科技园1个,实现规上中药材加工企业10家。(古蔺融媒 记者 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