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由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主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协办的2024年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四川泸州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核医学专业质控专家们与国家卫健委领导相聚酒城,展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核医学专业质控工作成果,讨论并初拟核医学质控指标,整合目前核医学专业常见不良事件,规划2024年下半年质控工作发展方向。
西南医大附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教授主持开幕式,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副处长高嗣法、国家核医学质控中心主任霍力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汪静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李亚明教授、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副处长施森、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医疗质量评价部部长张兆辉、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龙维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万居易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周杰教授等出席开幕式。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处长马旭东作为嘉宾,线上致辞,他强调了质控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大家要做好分工与研究,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头并进。
施森充分肯定了核医学在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并指出,四川作为传统的“核大省”与“核强省”,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和核燃料循环产业链,现在正在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核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汪静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核医学质控工作的重要性,由于核医学科设立门槛较高、构成复杂,所以建设和诊疗中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汪静主委指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医疗质量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缩小地区之间、机构之间的差距。
霍力教授向国家及地方卫健委领导对核医学质控工作的重视和助推表示感谢,并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核心有两个,一是核医学质控指标设立,二是拟定核医学专业常见不良事件,并希望此次会议能通过深入探讨取得实质性的成果,集思广益,有所突破。
万居易教授从多方面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基本情况,表示医院对核医学质控中心工作将一如既往支持,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继续推进核医学专业质控各项工作蓬勃发展。
高嗣法就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制(修)定指引》进行详细解读。自2015年,国家卫健委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组织制定并印发各方面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高嗣法提到,科学、规范的质控指标有助于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此次会议专家委员会就核医学影像图像质量优良率、霍奇金淋巴瘤患者PET/CT评效Deauville评分率、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使用率等质控指标的初拟进行了讨论及评价。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刘辉研究员、北京协和医院张海琼博士分别进行了《核医学设备质量控制标准推进介绍》、《PET/CT定量指标标准化工作安排》精彩报告。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贾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高再荣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缪蔚冰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志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桑士标教授分别就仪器设备辐射、核素治疗、核素显像、实验室及体外分析中的不良事件进行专题报告。
川渝核医学医疗质量控制联盟揭牌仪式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疗质量控制组织联盟正式成立。
闭幕式上,霍力教授对本次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长期以来对国家核医学质控事业给予大力支持的各级卫健委领导、核医学专家及同道表示衷心的感谢。此次工作会议围绕核医学质控指标及常见不良事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对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2024年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他希望所有核医学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国家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的带领下,挽手前行,共同发展,提高我国核医学专业的医疗质量。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