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今日连发6篇报道点赞四川!快看这些“成都元素”

【内容摘要】当走进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和平社区、龙泉驿区洛带镇,或走访上海市徐汇区启明居委会、金山区朱泾镇、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等“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点

今天,11月27日,人民日报刊发多篇新闻报道,为四川的工作成绩点赞!既有关于四川对外开放方面的全局性综述《四川 内陆开放变前沿》,也在服务民营经济的报道中,重点介绍了四川的新举措、好经验。

其中,“成都元素”成为此次报道的亮点所在!例如,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扫黄打非”进基层等等。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四川资讯_资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7日10 版)

四川 内陆开放变前沿

本报记者 刘裕国 张文

锦布绣望,覆衣天下。今年3月,素有中国四大名绣之称的蜀绣,首批产品经中欧班列远赴波兰展销,上千万元的货物不到一周便被抢购一空,古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商品,成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新宠”。

今年前三季度,四川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值达118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4%。此外,四川还谋划“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约130个、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从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到“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四川正悄然成为内陆开放的前沿。

产业合作驱动创新

成都高新区,一座192米高的“人”字形建筑,就是中国对欧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欧洲中心”所在地,目前已成为中国西部对外交往、对欧全面合作的新平台。

四川地处内陆,却从不闭塞,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中外产业合作热潮在四川方兴未艾:《2018年成都市国别合作园区实施方案》已发布,“广泛接入全球资源,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成为成都加入“一带一路”产业发展的定位:中德、中法园区旨在推动与德、法及欧盟其他国家在装备、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产能合作;新川等园区则看准国际创新创业活力,链接“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科技资源。

“打造‘双创’升级版,与‘一带一路’紧密结合是最好的途径之一。”作为专门为“双创”提供成长、融资等综合服务的企业,创业黑马集团在成都的235家学员企业中,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布局业务的已超过一半。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表示,目前“双创”已经迈向科技化和产业化,并开始成为推动区域间经济合作发展的新动能。“创业者生在四川是幸福的,这里与‘一带一路’对接,已搭建起西博会、创交会等跨区域合作的‘双创’资源平台。”牛文文说。

石油钻机、发电机组、优质铸钢……近年来,四川以中国二重、宏华集团等重装企业为龙头组成“走出去”产业集群,“四川造”远销各国。不久前召开的成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发布了30家全市优秀民企名单,其中超过半数的企业已围绕“一带一路”布局业务:物流、贸易、基建、制造业……“任何有眼光的创业家,都无法忽视‘一带一路’建设商机提供的创新动力。”其中一位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贸易互补利益互惠

在四川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集装箱班列排起的钢铁长龙是这里的“常客”。

“有了中欧班列,我们能将更多的灵芝精华卖到国外。”广元市的岚晟生物公司去年出口创汇3000万元,负责人曾淋民兴奋地表示,公司将利用中欧班列从俄罗斯等地进口更多优质原料,不但年出口创汇有望增至4000万元人民币,还能增加1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这些原料将直接通过班列运到广元,我们也会培训更多的贫困群众充实到生产线上。”“一带一路”倡议将遥远的异国同大巴山深处的脱贫攻坚连接在一起,让曾淋民无限感慨。

贸易促繁荣,互补更互利。中欧班列将大量国产商品运出国门,又将来自欧洲的水果、汽车配件等商品运回国内,让地处西南腹地、距离最近沿海港口也有1000多公里的四川,正变身对外开放的前沿。

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航站楼,一张成都国际(地区)航空客运通道布局规划图格外醒目。以成都为起点,连接欧洲、非洲、北美洲等地的红、蓝色航线密集发散,通达世界各地。

截至目前,成都国际(地区)航线已实现全球5大洲全覆盖,并初步形成洲际干线与短程支线有效衔接的航线网络,成都至亚洲的东京、首尔、新加坡等12个城市实现了“天天航班”。此外,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成都双流机场开通航线总数328条,航线数量和布局领先中西部地区。

作为成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域,今年上半年,双流自贸试验区空港保税中心共实现进出口货物货重419吨、增长72%,货值42亿元、增长4.8倍。

人文互通交流融合

“刚到时没有病人,后来当地人排着长队来看病。”被派往阿曼的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医生王彧,见证了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融入——针灸、推拿、刮痧等已成为当地人口口相传的神奇医术,王彧曾一天接诊近百位患者。目前,四川在黑山、阿曼、捷克等地建立了5个海外中医药中心,并派出30余名中医药专家开展诊疗和教学。

“中华文化太奇妙了,我们非常乐于在本国展示!”今年初,意大利文化部门官员比安琪在四川参观了三星堆、金沙等博物馆后立即向四川发出了展览邀请。在他的促成下,100多件古蜀文物将于今年12月走进意大利,拉开为期一年的巡展大幕。

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四川既能自信满满地“走出去”,也能热情洋溢地“请进来”——近年来,四川在多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举办文博展览,同时,来自阿富汗、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作品也纷纷到四川办展,“一带一路”文化在曾经的古蜀大地上大放异彩。

“文化交流使得‘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来自成都的摄影家王琦近期受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邀请,前往该国进行了21天的拍摄。拍摄作品在成都展出后引起轰动,前往观展的市民对作品中展现的非洲文明赞不绝口。“历史遗址、自然景观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喜爱的文化形式。”王琦表示,通过多元化的文化展示,更能激发群众对“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文化的交融互通。

关键词:民营经济

四川资讯_资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

辽宁、重庆、四川等地成立新机构、试点新办法、拿出新举措

服务民营企业,实在!

本报记者 何勇 刘新吾 张 文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各地政府成立新机构、试点新办法、拿出新举措,改进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人民日报记者走访辽宁、重庆、四川三地,调研当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实际成效。

【内容摘录】

成都武侯区建设“网购式”政务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民企讲究效率,当然也期盼相应政务服务的高效率。”武侯区某连锁超市负责人说。

四川成都市武侯区提出建设“网购式”政务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变“供给服务”为“需求服务”。“‘网购式’服务就是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餐’。”武侯区商务局负责人陈明毅介绍。

“论服务,政府比电商还上心!”作为一家民营银行在成都武侯区的工作人员,王永才感慨,“比网购还方便的政务服务,是民企最好的‘催长剂’。”

“网购式”服务要实现精准下单,必须了解企业诉求。武侯区成立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推行首问责任制、行政效能问责制,并聘请民营企业作为机关作风监督员,同时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列席区政府全体会议,听取他们对经济发展的建议。根据各企业的反馈情况,武侯区每年都会开展集中走访,区领导上门为企业阐释产业扶持、人才引进、劳动就业等政策,按照问题导向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此外,武侯区将发改等数十个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整体划转至行政审批局,打造“3D网上实景政务大厅”,并针对楼宇企业设置了楼宇政务服务站,民企办事像上网一样方便。

“企业的成立和成长是动态的,不能成立后就不管不问。”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杨海平说,按照近期目标,武侯区将在2020年前通过组建大数据中心和“网购式”服务团队,以企业体验为中心,强化“网购式”服务支撑保障,努力简化民营企业的办事流程。

“政府对民企,既要无微不至,也要恰到好处。”位于武侯区的成都彩虹电器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到如今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欧美、中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负责人说,“‘网购式’的政务服务给予了民企充分成长的空间,让企业发展活力得到百分之百释放。”

关键词:扫黄打非

全国共建立“扫黄打非”基层站点51万余个

基层文化环境 日益清朗健康

本报记者 张 贺

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经过3年时间,“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全面铺开,并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阶段。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共建立“扫黄打非”基层站点51万余个,先后创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两批次400个。“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全面开花结果,基层“扫黄打非”工作在团结鼓舞人民群众、抵御有害思想和文化侵袭、维护未成年人文化权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巩固基层宣传思想阵地等多方面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内容摘要】

当走进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和平社区、龙泉驿区洛带镇,或走访上海市徐汇区启明居委会、金山区朱泾镇、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等“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点,人们会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综治工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依托基层现有平台,让“黄”“非”现象在群众生活空间里一露头就被发现,并被即时处置或上报立案。群众真切感受到原来身边这些涉“黄”涉“非”的不法活动真的有人管、马上办了。

在大大小小的街道社区、乡镇里,“扫黄打非”进基层后,统一纳入当地综治网格化管理,“扫黄打非”成为网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如四川在城乡划分基层“扫黄打非”管理网格6万余个,已配备网格员近7.2万名。有4000多个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在电视遥控器上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一键报警。今年以来,河南、广东、山西、北京、辽宁、宁夏等省(区、市)都建立起了基层“扫黄打非”管理网格,将辖区内的企业、学校、书店等重点场所和车站、闹市广场、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重点部位“一网揽尽”。浙江、甘肃等地还将“扫黄打非”管理模块嵌入综治监管网络平台,借助大数据实现基层“扫黄打非”管理全覆盖、自动化、科学化。

四川资讯_资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