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四川举办“全方位建设质量强省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郎利影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经信部门在制造业质量提升方面的相关工作情况。
郎利影介绍说:“四川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深入开展‘质量标杆’活动,推广应用‘质量标杆’典型经验,形成示范效应。目前,共有87家企业获评‘四川省工业质量标杆’,16家企业荣获‘全国质量标杆’。”
在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方面,持续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供给质量。今年,共安排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项目142个,支持资金2.6亿元;带动企业开发新产品1200余项,研究新技术1400余项。累计认定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7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648家。
在打造“四川制造”优势品牌方面,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有22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30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338家。在做好培育优质企业工作的同时,加强品牌经验交流,营造四川“提质量、创品牌”的发展氛围。
在加快质量基础建设方面,制定出台《四川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启动四川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的认定工作。充分发挥我省9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作用,为企业提供质量技术支撑和升级服务。
“下一步,省经信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意见》,聚焦制造强省、质量强省建设,加快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郎利影表示,将着力强化质量提升。继续深入开展“质量标杆”活动,推广应用标杆典型经验。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全员全过程质量意识;着力深化品牌培育。围绕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加快推动品牌培育向全面贯标转化,遴选一批产业基础好、品牌形象优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重点推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优质品牌;着力夯实质量基础。支持鼓励四川省的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形成一批具有四川特色的先进标准。加快培育团体标准,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基础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提升产品质量基础保障能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